新京报讯(记者行海洋)记者从最高人民法院获悉,在第一批起诉状、答辩状示范文本试行的基础上,7月14日起,67类示范文本在全国法院全面推广应用。其中,新增56类,修订第一批11类,包括刑事(自诉)、民事、商事、知识产权、海事、行政、环境资源、国家赔偿、执行等9个领域。
最高法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,提供统一、规范、简洁的起诉状、答辩状示范文本,是人民法院会同司法行政部门、律师协会聚焦满足群众司法需求的举措。“经过一年多的试行,11类案件中72%的当事人、律师主动选择应用要素式示范文本提起诉讼。到今年6月,全国法院81%的信用卡案件应用示范文本,促推信用卡案件平均审理周期缩短10%以上。”
此次发布的示范文本在第一批基础上又从刑事(自诉)、民事、商事、知识产权、海事、行政、环境资源、国家赔偿、执行等领域择取了审判实践中常见案由56类,形成合计67类示范文本,且从问题出发作出重点完善。
增加可供选填的空白栏。从第一批试行情况看,有意见提出,示范文本难以完全契合较为复杂的案件。此外,除常见争点要素外,很多当事人想在起诉状、答辩状中陈述事情来龙去脉等。为此,本次修订在示范文本“诉讼请求”“答辩事项”“事实和理由”项下统一增加可供选填的“空白栏”。
删除能够通过数据共享获得的栏目。例如,立案、应诉时必须另行填写《送达地址确认书》,其中包含电子送达、变更地址通知及相关法律后果告知等信息。删除此类能够通过数据共享获得的信息要素,可以进一步减轻当事人诉累。
增加填写实例、填写说明、证据清单等内容。增加配套“填写实例”,便于当事人理解、把握相关用语,准确表达自己的诉求;在“证据清单”中,根据实际情况提供相关证据指引,方便当事人参考提交对应证据。
增加“对纠纷解决方式的意愿”栏目。通过详细介绍多元解纷优势,充分了解当事人调解意愿,为人民群众提供多元可选的纠纷解决方案。对当事人同意调解的,及时组织先行调解工作。
提升示范文本的易用性。如示范文本word电子版填写时,相关栏目可复制粘贴、可扩容,让当事人填写更便利。
上述负责人介绍,下一步,最高法将依托全国法院“一张网”建设成果,推出示范文本在线填写功能,方便“掌上办”;研发传统诉状智能回填功能,方便“一键转”。同时,持续优化示范文本内容。
记者获悉,今年上半年,最高法纠正地方法院“应立不立”案件1403件,加强对推广应用中“强制使用”“已经提交示范文本要求重复提交传统诉状”等跑偏走样问题的监督指导,坚决防止违规以强制应用示范文本为由有案不立,做到发现一起、查处一起。
线上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